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防火研究所--消防规范网

目 录 上一节 下一节 查 找 检 索 手机阅读 总目录 问题反馈

 

7.2 水文地质参数的测定


7.2.1 水文地质参数的测定方法应符合本规范附录E的规定。

7.2.2 地下水位的量测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遇地下水时应量测水位;
    2. (此款取消)
    3. 对工程有影响的多层含水层的水位量测,应采取止水措施,将被测含水层与其他含水层隔开。

7.2.3 初见水位和稳定水位可在钻孔、探井或测压管内直接量测,稳定水位的间隔时间按地层的渗透性确定,对砂土和碎石土不得少于0.5h,对粉土和黏性土不得少于8h,并宜在勘察结束后统一量测稳定水位。量测读数至厘米,精度不得低于±2cm。

7.2.4 测定地下水流向可用几何法,量测点不应少于呈三角形分布的3个测孔(井)。测点间距按岩土的渗透性、水力梯度和地形坡度确定,宜为50~100m。应同时量测各孔(井)内水位,确定地下水的流向。
    地下水流速的测定可采用指示剂法或充电法。

7.2.5 抽水试验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抽水试验方法可按表7.2.5选用;
    2. 抽水试验宜三次降深,最大降深应接近工程设计所需的地下水位降深的标高;
    3. 水位量测应采用同一方法和仪器,读数对抽水孔为厘米,对观测孔为毫米;
    4. 当涌水量与时间关系曲线和动水位与时间的关系曲线,在一定范围内波动,而没有持续上升和下降时,可认为已经稳定;
    5. 抽水结束后应量测恢复水位。

表7.2.5 抽水试验方法和应用范围

抽水试验方法和应用范围

7.2.6 渗水试验和注水试验可在试坑或钻孔中进行。对砂土和粉土,可采用试坑单环法;对黏性土可采用试坑双环法;试验深度较大时可采用钻孔法。

7.2.7 压水试验应根据工程要求,结合工程地质测绘和钻探资料,确定试验孔位,按岩层的渗透特性划分试验段,按需要确定试验的起始压力、最大压力和压力级数,及时绘制压力与压入水量的关系曲线,计算试段的透水率,确定P-Q曲线的类型。

7.2.8 孔隙水压力的测定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测定方法可按本规范附录E表E.0.2确定;
    2. 测试点应根据地质条件和分析需要布置;
    3. 测压计的安装和埋设应符合有关安装技术规定;
    4. 测试数据应及时分析整理,出现异常时应分析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

条文说明

7.2.1 测定水文地质参数的方法有多种,应根据地层透水性能的大小和工程的重要性以及对参数的要求,按附录E选择。

7.2.2、7.2.3 地下水位的量测,着重说明下列几点:
    1. 稳定水位是指钻探时的水位经过一定时间恢复到天然状态后的水位;地下水位恢复到天然状态的时间长短受含水层渗透性影响最大,根据含水层渗透性的差异,第7.2.3条规定了至少需要的时间;当需要编制地下水等水位线图或工期较长时,在工程结束后宜统一量测一次稳定水位;
    2. 采用泥浆钻进时,为了避免孔内泥浆的影响,需将测水管打入含水层20cm方能较准确地测得地下水位;
    3. 地下水位量测精度规定为±2cm是指量测工具、观测等造成的总误差的限值,因此量测工具应定期用钢尺校正。

7.2.2 [修订说明]
    第2款在第7.2.3条中已作规定,故删去。第3款原文为,“对多层含水层的水位量测,应采取止水措施将被测含水层与其他含水层隔开”。事实上,第7.1.4条已规定,“当场地有多层对工程有影响的地下水时,应分层量测地下水位”。如只看强制性条文,未全面理解规范,可能造成执行偏差,修改后将第7.1.4条的意思加了进去,以免造成片面理解。
    上层滞水常无稳定水位,但应量测。

7.2.4 对地下水流向流速的测定作如下说明:
    1. 用几何法测定地下水流向的钻孔布置,除应在同一水文地质单元外,尚需考虑形成锐角三角形,其中最小的夹角不宜小于40°;孔距宜为50~100m,过大和过小都将影响量测精度;
    2. 用指示剂法测定地下水流速,试验孔与观测孔的距离由含水层条件确定,一般细砂层为2~5m,含砾粗砂层为5~15m,裂隙岩层为10~15m,对岩溶水可大于50m;指示剂可采用各种盐类、着色颜料等,其用量决定于地层的透水性和渗透距离;
    3 用充电法测定地下水的流速适用于地下水位埋深不大于5m的潜水。

7.2.5 本条是对抽水试验的原则规定,具体说明下列几点:
    1. 抽水试验是求算含水层的水文地质参数较有效的方法;
岩土工程勘察一般用稳定流抽水试验即可满足要求,正文表7.2.5所列的应用范围,可结合工程特点,勘察阶段及对水文地质参数精度的要求选择;
    2. 抽水量和水位降深应根据工程性质、试验目的和要求确定;对于要求比较高的工程,应进行3次不同水位降深,并使最大的水位降深接近工程设计的水位标高,以便得到较符合实际的数据;一般工程可进行1~2次水位降深;
    3. 试验孔和观测孔的水位量测采用同一方法和器具,可以减少其间的相对误差;对观测孔的水位量测读数至毫米,是因其不受抽水泵和抽水时水面波动的影响,水位下降较小,且直接影响水文地质参数计算的精度;
    4. 抽水试验的稳定标准是当出水量和动水位与时间关系曲线均在一定范围内同步波动而没有持续上升和下降的趋势时即认为达到稳定;稳定延续时间,可根据工程要求和含水地层的渗透性确定;
    5. 试验成果分析可参照《供水水文地质勘察规范》(TJ27)进行。

7.2.6 本条所列注水试验的几种方法是国内外测定饱和松散土渗透性能的常用方法。试坑法和试坑单环法只能近似地测得土的渗透系数。而试坑双环法因排除侧向渗透的影响。测试精度较高。试坑试验时坑内注水水层厚度常用10cm。

7.2.7 本条主要参照《水利水电工程钻孔压水试验规程》(SL25—92)及美国规范制定,具体说明下列几点:
    1. 常规性的压水试验为吕荣试验,该方法是1933年吕荣(M.Lugeon)首次提出,经多次修正完善,已为我国和大多数国家采用;成果表达采用透水率,单位为吕荣(Lu),当试段压力为1MPa,每米试段的压入流量为1L/min时,称为1Lu;
    除了常规性的吕荣试验外,也可根据工程需要,进行专门性的压水试验;
    2. 压水试验的试验段长度一般采用5m,要根据地层的单层厚度,裂隙发育程度以及工程要求等因素确定;
    3 按工程需要确定试验最大压力、压力施加的分级数及起始压力;调整压力表的工作压力为起始压力;一般采用三级压力五个阶段进行,取1.0MPa为试验最大压力;每1~2min记录压入水量,当连续五次读数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与最终值之差,均小于最终值的10%时,为本级压力的最终压入水量,这是为了更好地控制压入量的最终值接近极值,以控制试验精度;
    4. 压水试验压力施加方法应由小到大,逐级增加到最大压力后,再由大到小逐级减小到起始压力;并逐级测定相应的压入水量,及时绘制压力与压入水量的相关图表,其目的是了解岩层裂隙在各种压力下的特点,如高压堵塞、成孔填塞、裂隙张闭、周围井泉等因素的影响;
    5. p-Q曲线可分为五种类型:A型(层流型)、B型(紊流型)、C型(扩张型)、D型(冲蚀型)、E型(充填型);
    6. 试验时应经常观测工作管外的水位变化及附近可能受影响的坑、孔、井、泉的水位和水量变化,出现异常时应分析原因,并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7.2.8 对孔隙水压力的测定具体说明以下几点:
    1. 所列孔隙水压力测定方法及适用条件主要参考英国规范及我国实际情况制定,各种测试方法的优缺点简要说明如下:
    立管式测压计安装简单,并可测定土的渗透性,但过滤器易堵塞,影响精度,反应时间较慢;
    水压式测压计反应快,可同时测定渗透性,宜用于浅埋,有时也用于在钻孔中量测大的孔隙水压力,但因装置埋设在土层,施工时易受损坏;
    电测式测压计(电阻应变式、钢弦应变式)性能稳定、灵敏度高,不受电线长短影响,但安装技术要求高,安装后不能检验,透水探头不能排气,电阻应变片不能保持长期稳定性;
    气动测压计价格低廉,安装方便,反应快,但透水探头不能排气,不能测渗透性;
    孔压静力触探仪操作简便,可在现场直接得到超孔隙水压力曲线,同时测出土层的锥尖阻力;
    2. 目前我国测定孔隙水压力;多使用振弦式孔隙压力计即电测式测压计和数字式钢弦频率接收仪;
    3. 孔隙水压力试验点的布置,应考虑地层性质、工程要求、基础型式等,包括量测地基土在荷载不断增加过程中,新建筑物对临近建筑物的影响、深基础施工和地基处理引起孔隙水压力的变化;对圆形基础一般以圆心为基点按径向布孔,其水平及垂直方向的孔距多为5~10m;
    4. 测压计的埋设与安装直接影响测试成果的正确性;埋设前必须经过标定。安装时将测压计探头放置到预定深度,其上覆盖30cm砂均匀充填,并投入膨润土球,经压实注入泥浆密封;泥浆的配合比为4(膨润土) :8~12(水) :1(水泥)地表部分应有保护罩以防水灌入;
    5. 试验成果应提供孔隙水压力与时间变化的曲线图和剖面图(同一深度),孔隙水压力与深度变化曲线图。

查找 上节 下节 条文
说明
返回
顶部

目录导航

    笔记需登录后才能查看哦~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 GB50021-2001(2009年版)
微信、QQ、手机浏览器等软件扫一扫 即可阅读

关闭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