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上一节 下一节 查 找 检 索 手机阅读 总目录 问题反馈
9.2 结构分析和设计
9.2.1 多层装配式剪力墙结构可采用弹性方法进行结构分析,并宜按结构实际情况建立分析模型。
9.2.2 在地震设计状况下,预制剪力墙水平接缝的受剪承载力设计值应按下式计算:
式中:fy——垂直穿过结合面的钢筋抗拉强度设计值;
N——与剪力设计值V相应的垂直于结合面的轴向力设计值,压力时取正,拉力时取负;
Asd——垂直穿过结合面的抗剪钢筋面积。
9.2.2 在地震设计状况下,预制剪力墙水平接缝的受剪承载力设计值应按下式计算:
N——与剪力设计值V相应的垂直于结合面的轴向力设计值,压力时取正,拉力时取负;
Asd——垂直穿过结合面的抗剪钢筋面积。
条文说明
9.2.1 多层装配式剪力墙结构在重力、风荷载及地震作用下的分析均可采用线弹性方法。地震作用可采用底部剪力法计算,各抗震墙肢按照负荷面积分担地震力。在计算中,采用后浇混凝土连接的预制墙肢可作为整体构件考虑;采用分离式拼缝(预埋件焊接连接、预埋件螺栓连接等,无后浇混凝土)连接的墙肢应作为独立的墙肢进行计算及截面设计,计算模型中应包括墙肢的连接节点。按本规程的构造作法,在计算模型中,墙肢底部的水平缝可按照整体接缝考虑,并取墙肢底部的剪力进行水平接缝的受剪承载力计算。
9.2.2 按照本章第3节中的构造要求,预制剪力墙的竖向接缝采用后浇混凝土连接时,受剪承载力与整浇混凝土结构接近,不必计算其受剪承载力。
预制剪力墙底部的水平接缝需要进行受剪承载力计算。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的形式与本规程第8.3节中的公式相似,由于多层装配式剪力墙结构中,预制剪力墙水平接缝中采用坐浆材料而非灌浆料填充,接缝受剪时静摩擦系数较低,取为0.6。
9.2.2 按照本章第3节中的构造要求,预制剪力墙的竖向接缝采用后浇混凝土连接时,受剪承载力与整浇混凝土结构接近,不必计算其受剪承载力。
预制剪力墙底部的水平接缝需要进行受剪承载力计算。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的形式与本规程第8.3节中的公式相似,由于多层装配式剪力墙结构中,预制剪力墙水平接缝中采用坐浆材料而非灌浆料填充,接缝受剪时静摩擦系数较低,取为0.6。
查找
上节
下节
条文
说明 返回
顶部
说明 返回
顶部
目录导航
- 前言
- 1 总则
- 2 术语和符号
- 2.1 术语
- 2.2 符号
- 3 基本规定
- 4 材料
- 4.1 混凝土、钢筋和钢材
- 4.2 连接材料
- 4.3 其他材料
- 5 建筑设计
- 5.1 一般规定
- 5.2 平面设计
- 5.3 立面、外墙设计
- 5.4 内装修、设备管线设计
- 6 结构设计基本规定
- 6.1 一般规定
- 6.2 作用及作用组合
- 6.3 结构分析
- 6.4 预制构件设计
- 6.5 连接设计
- 6.6 楼盖设计
- 7 框架结构设计
- 7.1 一般规定
- 7.2 承载力计算
- 7.3 构造设计
- 8 剪力墙结构设计
- 8.1 一般规定
- 8.2 预制剪力墙构造
- 8.3 连接设计
- 9 多层剪力墙结构设计
- 9.1 一般规定
- 9.2 结构分析和设计
- 9.3 连接设计
- 10 外挂墙板设计
- 10.1 一般规定
- 10.2 作用及作用组合
- 10.3 外挂墙版和连接设计
- 11 构件制作与运输
- 11.1 一般规定
- 11.2 制作准备
- 11.3 构件制作
- 11.4 构件检验
- 11.5 运输与堆放
- 12 结构施工
- 12.1 一般规定
- 12.2 安装准备
- 12.3 安装与连接
- 13 工程验收
- 13.1 一般规定
- 13.2 主控项目
- 13.3 一般项目
- 附录A 多层剪力墙结构水平接缝连接节点构造
- 本规程用词说明
- 引用标准名录
-
笔记需登录后才能查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