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上一节 下一节 查 找 检 索 手机阅读 总目录 问题反馈
9.6改善管道柔性的措施
9.6.1管道设计中可利用管道自身的弯曲或扭转产生的变位来达到热胀或冷缩时的自补偿,当其柔性不能满足要求时,可采用下列办法改善管道的柔性:
9.6.1.1调整支吊架的型式与位置;
9.6.1.2改变管道走向。
9.6.2当受条件限制,不能采用本规范第9.6.1条的方法改善管道的柔性时,可根据管道设计参数和类别选用补偿装置。
条文说明
9.6.1改善管系的柔性问题,首先需考虑能否用改变支架型式来解决。因管系可能存在局部过应变。
当管系结构中的绝大部分或比较大的范围处于弹性状态,仅有很小部分管道运行在非弹性范围,就会发生弹性转移引起应变集中。当管道工作在蠕变范围且变形分布很不均匀时,这种现象就更突出。管系中刚性强的部分与刚性弱的部分相连接时,随时间的推移,作用在结构两端的位移将发生再分布,刚性强的部分应变减小,刚性弱的部分应变增大,发生局部过应变,并易引起屈服变形。
为保证管系整体结构安全运行,避免因弹性转移引起的局部过应变,设计管系时应在以下方面充分注意:
(1)管系中小直径管道与大直径或刚性强的管道串联相接;
(2)管系中局部管道的尺寸或断面缩小,或者是采用了性能较弱的管道材料;
(3)管系中管道材质和规格相同,但在布置格局上大部分的管道处于或接近中性轴(或推力线),小部分管道偏离中性轴,甚至有较多的偏离却要吸收较大的应变。
上述情况应在布置管道时尽量避免,尤其采用延展性较低的材料时更应引起重视。若无法避免,就应采取一些有效措施如加限位装置等。
当管系结构中的绝大部分或比较大的范围处于弹性状态,仅有很小部分管道运行在非弹性范围,就会发生弹性转移引起应变集中。当管道工作在蠕变范围且变形分布很不均匀时,这种现象就更突出。管系中刚性强的部分与刚性弱的部分相连接时,随时间的推移,作用在结构两端的位移将发生再分布,刚性强的部分应变减小,刚性弱的部分应变增大,发生局部过应变,并易引起屈服变形。
为保证管系整体结构安全运行,避免因弹性转移引起的局部过应变,设计管系时应在以下方面充分注意:
(1)管系中小直径管道与大直径或刚性强的管道串联相接;
(2)管系中局部管道的尺寸或断面缩小,或者是采用了性能较弱的管道材料;
(3)管系中管道材质和规格相同,但在布置格局上大部分的管道处于或接近中性轴(或推力线),小部分管道偏离中性轴,甚至有较多的偏离却要吸收较大的应变。
上述情况应在布置管道时尽量避免,尤其采用延展性较低的材料时更应引起重视。若无法避免,就应采取一些有效措施如加限位装置等。
查找
上节
下节
条文
说明 返回
顶部
说明 返回
顶部
- 上一节:9.5 管道对设备或端点的作用力
- 下一节:10 管道支吊架
目录导航
- 前言
- 1 总 则
- 2 术语和符号
- 2.1术 语
- 2.2符 号
- 3 设计条件和设计基准
- 3.1设计条件
- 3.2 设计基准
- 4 材 料
- 4.1一般规定
- 4.2金属材料的使用温度
- 4.3 金属材料的低温韧性试验要求
- 4.4 材料的使用要求
- 5 管道组成件的选用
- 5.1一般规定
- 5.2管子
- 5.3弯管及斜接弯管
- 5.4 管件及支管连接
- 5.5阀门
- 5.6法兰
- 5.7垫片
- 5.8紧固件
- 5.9管道组成件连接结构选用要求
- 5.10管道特殊件
- 5.11非金属衬里的管道组成件
- 6 金属管道组成件耐压强度计算
- 6.1一般规定
- 6.2 直管
- 6.3 斜接弯管
- 6.4 支管连接的补强
- 6.5 非标准异径管
- 6.6 平盖
- 6.7 特殊法兰和盲板
- 7 管径确定及压力损失计算
- 7.1管径的确定
- 7.2 单相流管道压力损失
- 7.3气液两相流管道压力损失
- 8 管道的布置
- 8.1 地上管道
- 8.2沟内管道
- 8.3埋地管道
- 9 金属管道的膨胀和柔性
- 9.1一般规定
- 9.2管道柔性计算的范围及方法
- 9.3管道柔性计算的基本要求
- 9.4 管道的位移应力
- 9.5 管道对设备或端点的作用力
- 9.6改善管道柔性的措施
- 10 管道支吊架
- 10.1一般规定
- 10.2 支吊架的设置及最大间距
- 10.3支吊架荷载
- 10.4材料和许用应力
- 10.5支吊架结构设计及选用
- 11 设计对组成件制造、管道施工及检验的要求
- 11.1一般规定
- 11.2金属的焊接
- 11.3金属的热处理
- 11.4检 验
- 11.5 试压
- 11.6其他要求
- 12 隔热、隔声、消声及防腐
- 12.1 隔热
- 12.2隔声和消声
- 12.3防腐及涂漆
- 13 输送A1类和A2类流体管道的补充规定
- 13.1 A1类流体管道的补充规定
- 13.2 A2类流体管道的补充规定
- 14 管道系统的安全规定
- 14.1一般规定
- 14.2超压保护
- 14.3阀 门
- 14.4盲 板
- 14.5排 放
- 14.6其他要求
- 附录A 金属管道材料的许用应力
- 附录B 金属材料物理性质
- 附录C 非金属衬里材料的使用温度范围
- 附录D 钢管及钢制管件厚度的规定
- 附录E 柔性系数和应力增大系数
- 附录F 室外地下管道与铁路、道路及建筑物间的距离
- 附录G 管道热处理的规定
- G.1管子弯曲后的热处理
- G.2焊后需热处理的管道厚度
- 附录H 管道的焊接结构
- H.1角 焊
- H.2对 焊
- 附录J 管道的无损检测
- J.1管道组成件制造的无损检测
- J.2管道施工中的无损检测
- 附录K 本规范用词说明
- 附录L 用于奥氏体不锈钢的隔热材料产品的试验规定
- 附加说明 本规范主编单位、参加单位和主要起草人名单
-
笔记需登录后才能查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