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上一节 下一节 查 找 检 索 手机阅读 总目录 问题反馈
17.3 B类焦炉基础抗震鉴定
(Ⅰ)抗震措施鉴定
17.3.1 8度Ⅲ、Ⅳ类场地和9度时,焦炉基础横向构架边柱的上下端节点可为铰接或固接,中间柱的上下端节点应为固接。
17.3.2 焦炉基础构架梁柱及其固接节点,应符合本标准第6章有关B类框架结构的抗震构造要求。6度和7度时应满足框架抗震等级三级要求,8度和9度时应满足框架抗震等级二级要求。
17.3.3 焦炉的纵向拉条和刚性链接应齐全、无损坏、无断裂和弯曲,并应保持工作状态。
17.3.4 现浇构架柱铰接端的插筋,直径不宜小于20mm,锚固长度不宜小于钢筋直径的35倍。预制构架柱铰接节点,柱边与杯口内壁之间的距离不宜小于30mm,并应浇灌沥青玛珶脂等软质材料,不得填塞水泥砂浆等硬质材料。构架柱的铰接端,宜设有承受局部受压的焊接钢筋网,且不宜少于4片,钢筋网的钢筋直径不宜小于8mm,网孔尺寸不宜大于80mm×80mm。
17.3.5 设置在焦炉基础、炉端台、炉间台,以及机侧和焦侧操作台的梁端滑动支座或滚动支座,应能保持正常工作。
17.3.6 焦炉基础与相邻结构之间的防震缝不应小于50mm。
(Ⅱ)抗震承载力验算
17.3.7 6度和7度Ⅰ、Ⅱ类场地时,焦炉基础可不进行抗震验算,但应满足相应的抗震措施要求。
17.3.8 不满足本标准第17.3.1~17.3.7条抗震措施要求且为7度Ⅲ、Ⅳ类场地和8度、9度时,B类焦炉基础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构筑物抗震设计规范》GB 50191的抗震分析方法和本标准第5章的规定进行抗震承载力验算;计算时其构件组合内力设计值的调整应符合本标准附录D的规定。不满足抗震要求时,应采取加固等措施。
17.3.2 由于工艺的特殊性,焦炉基础构架是典型的强梁弱柱结构。震害中柱子的破坏类型均属混凝土受压控制的脆性破坏,未见有受拉钢筋到达屈服的破坏形式。但由于柱数量较多,一般不致引起基础结构倒塌。所以,必须在构造上采取措施加强柱子的塑性变形能力。参考现行国家标准《构筑物抗震设计规范》GB 50191的要求,规定基础构架的构造措施要符合框架的要求。
17.3.4 基础构架的铰接端,理论上不承受水平地震作用和温度变形所引起的水平力,而焦炉的水平地震作用,也仅能使边柱增加轴向压力。但柱头与柱脚都是整体浇灌混凝土,由于不能自由转动而形成局部挤压,并在水平力作用下产生弯矩,实际上为压弯构件。在反复地震作用下,使两端节点混凝土剥落,焦炉两端铰接柱产生严重的压弯破坏。考虑到B类建筑的后续使用年限,参考现行国家标准《构筑物抗震设计规范》GB 50191,铰接柱 节点端部除设置焊接钢筋网外,伸入基础(基础底板)杯口时,柱边与杯口内壁之间应留有间隙并浇灌软质材料。
17.3.6 同第17.2.5条条文说明。但考虑到B类后续使用年限,要求较为严格,由宜改为应。
17.3.7 本条是根据震害经验制定的,即在建7度Ⅰ、Ⅱ类场地的焦炉基础可不进行抗震验算。
说明 返回
顶部
- 上一节:17.2 A类焦炉基础抗震鉴定
- 下一节:18 回转窑和竖窑基础
目录导航
- 前言
- 1 总则
- 2 术语和符号
- 2.1 术 语
- 2.2 符 号
- 3 基本规定
- 4 场地、地基和基础
- 4.1 场 地
- 4.2 地基和基础
- 5 地震作用和抗震验算
- 5.1 一般规定
- 5.2 地震作用和效应调整
- 5.3 抗震验算
- 6 钢筋混凝土框排架结构
- 6.1 一般规定
- 6.2 A类钢筋混凝土框排架结构抗震鉴定
- 6.3 B类钢筋混凝土框排架结构抗震鉴定
- 7 钢框排架结构
- 7.1 一般规定
- 7.2 A类框排架结构抗震鉴定
- 7.3 B类框排架结构抗震鉴定
- 8 通廊
- 8.1 一般规定
- 8.2 砌体结构通廊
- 8.3 钢筋混凝土结构通廊
- 8.4 钢结构通廊
- 9 筒仓
- 9.1 一般规定
- 9.2 砌体筒仓
- 9.3 钢筋混凝土筒仓
- 9.4 钢 筒 仓
- 10 容器和塔型设备基础结构
- 10.1 一般规定
- 10.2 卧式容器基础结构
- 10.3 常压立式圆筒形储罐基础结构
- 10.4 球形储罐基础结构
- 10.5 塔型设备基础结构
- 11 支架及构架
- 11.1 一般规定
- 11.2 管道支架
- 11.3 变电构架和支架
- 11.4 索道支架
- 11.5 通信钢塔桅结构
- 12 锅炉钢结构
- 12.1 一般规定
- 12.2 抗震措施鉴定
- 12.3 抗震承载力验算
- 13 井塔
- 13.1 一般规定
- 13.2 A类井塔抗震鉴定
- 13.3 B类井塔抗震鉴定
- 14 井架
- 14.1 一般规定
- 14.2 A类井架抗震鉴定
- 14.3 B类井架抗震鉴定
- 15 电视塔
- 15.1 一般规定
- 15.2 抗震措施鉴定
- 15.3 抗震承载力验算
- 16 冷却塔
- 16.1 自然通风冷却塔
- 16.2 机力通风冷却塔
- 17 焦炉基础
- 17.1 一般规定
- 17.2 A类焦炉基础抗震鉴定
- 17.3 B类焦炉基础抗震鉴定
- 18 回转窑和竖窑基础
- 18.1 一般规定
- 18.2 A类回转窑和竖窑基础抗震鉴定
- 18.3 B类回转窑和竖窑基础抗震鉴定
- 19 高炉系统结构
- 19.1 一般规定
- 19.2 高 炉
- 19.3 热 风 炉
- 19.4 除尘器、洗涤塔
- 20 钢筋混凝土浓缩池、沉淀池、蓄水池
- 20.1 一般规定
- 20.2 A类钢筋混凝土浓缩池、沉淀池、蓄水池抗震鉴定
- 20.3 B类钢筋混凝土浓缩池、沉淀池、蓄水池抗震鉴定
- 21 砌体沉淀池、蓄水池
- 21.1 一般规定
- 21.2 A类砌体沉淀池、蓄水池抗震鉴定
- 21.3 B类砌体沉淀池、蓄水池抗震鉴定
- 22 尾矿坝
- 22.1 一般规定
- 22.2 抗震措施鉴定
- 22.3 抗震验算
- 附录A 砌体、混凝土、钢筋材料性能设计指标
- 附录B 砌体结构抗震承载力验算
- 附录C 钢筋混凝土结构楼层受剪承载力
- 附录D 钢筋混凝土构件组合内力设计值调整
- 附录E 钢筋混凝土构件截面抗震验算
- 附录F 填充墙框架抗震验算
- 本标准用词说明
- 引用标准名录
-
笔记需登录后才能查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