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上一节 下一节 查 找 检 索 手机阅读 总目录 问题反馈
13.1 一般规定
13.1.1 本章适用于钢筋混凝土井塔、钢井塔的抗震鉴定。B类井塔抗震鉴定时,井塔的高度不宜超过表13.1.1的限值。超出限值时,应专门研究其鉴定方法。
表13.1.1 井塔最大高度限值(m)
注:井塔高度系指室外地面到屋面板板顶的高度(不包括局部突出屋顶部分)。
13.1.2 现有井塔的抗震鉴定,应依据其结构类型和设防烈度重点检查下列部位和内容:
1 6度时,应检查局部易掉落伤人的构件以及非结构构件的连接构造,悬挑结构布置和悬挑长度,与贴建的建(构)筑物之间的防震缝宽度。
2 7度时,除应符合本条第1款要求外,尚应检查结构构件的连接方式和结构之间的连接构造。
3 8度、9度时,除应符合本条第1、2款要求外,对钢筋混凝土井塔尚应检查梁、柱、剪力墙、筒壁、悬挑、洞口等构件的配筋和构造,材料强度,各构件间的连接和节点构造,井塔结构和洞口的布置,荷载的大小和分布等;对钢井塔尚应检查梁、柱、支撑、悬挑结构等构件的尺寸和构造,材料强度,各构件间的连接,井塔结构和支撑布置,主要构件的长细比,荷载的大小和分布等。
13.1.3 井塔的外观和内在质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钢筋混凝土井塔的构件及其节点的混凝土可仅有少量微小裂缝或局部剥落,钢筋应无外露、锈蚀。钢井塔的构件及其节点可仅有轻微损伤和锈蚀。
2 填充墙宜无明显开裂或与结构脱开。
3 主体结构构件应无明显变形、倾斜或歪扭。
13.1.4 现有井塔的抗震鉴定,应按结构体系的合理性、结构构件材料的实际强度、结构构件的布置和构件连接的可靠性、填充墙等与主体结构的拉结构造,以及构件抗震承载力的综合分析,对井塔的抗震能力进行评定。
当钢筋混凝土井塔的梁、柱、抗震墙、筒壁等构件或节点构造不符合规定时,应评为不满足抗震鉴定要求;当仅有填充墙或屋盖结构不符合规定时,可评为局部不满足抗震鉴定要求。
13.1.5 A类井塔的抗震鉴定,应进行综合抗震能力两级鉴定。当符合第一级鉴定的各项要求时,除9度外应允许不进行抗震验算而评为满足抗震鉴定要求;不符合第一级鉴定要求和9度时,除本标准有明确的规定外,应通过第二级鉴定作出判断。
B类钢筋混凝土井塔的抗震鉴定,应通过其抗震措施检查和现有抗震承载力验算结果作出判断。当钢筋混凝土框架型井塔抗震措施不满足鉴定要求而现有抗震承载力较高时,可按本标准第6.2节规定通过构造影响系数进行综合抗震能力评定;当满足抗震措施鉴定要求时,其主要抗倾力构件的抗震承载力不低于规定的95%,次要抗倾力构件的抗震承载力不低于规定的90%时,可不进行加固处理,但应提出维修建议。
B类钢井塔,应通过其抗震措施检查和现有抗震承载力验算结果作出判断。当抗震措施不满足鉴定要求而现有抗震承载力满足要求时,可采取局部加固措施;当抗震措施和抗震承载力均不满足鉴定要求时,应采取全面加固处理。
钢筋混凝土井塔有框架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剪力墙结构、箱型结构、内框外箱结构、外框内箱结构、筒型结构、筒中筒结构等多种形式。
钢井塔有框架结构、框架-支撑结构、排架结构、桁架结构、下部框架上部排架的叠加结构、下部为正八角形的空间桁架体系上部为平面排架体系的叠加结构等形式。
钢筋混凝土和钢混合井塔是指下部为钢筋混凝土内框外箱结构,上部为钢排架结构。
对于砖或混凝土砌块结构井塔,原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工业部《煤炭工业抗震设计规定》(1978年7月12日试行)第85条规定,井塔一般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不应采用砖石或混凝土砌块结构。砖石或混凝土砌块结构井塔,应列入报废拆除之列,不能进行加固处理。
依据国家标准《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 50223-2008第7.1.3条规定采煤生产建筑中,“矿井的提升、通风、供电、供水、通信和瓦斯排放系统,抗震设防类别应划为重点设防类”。因此井塔属于乙类构筑物。
13.1.2 在88版鉴定标准的基础上参照现行国家标准《构筑物抗震设计规范》GB 50191中对井塔的要求进行了补充。井塔结构的抗震性能主要取决于结构体系、结构构件布置、性能和连接构造等因素,这是检查的重点部位。非结构构件和附属结构也是检查的重要内容,以防止地震时伤人或对主体结构及其连接产生不利影响。
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和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在井塔结构中应用较多,构筑物抗震设计规范中对剪力墙没有单独要求,因此剪力墙可以参照现行国家标准《构筑物抗震设计规范》GB 50191中钢筋混凝土框排架结构抗震墙的要求执行。
洞口的布置及加强措施包括楼面洞口和塔壁洞口。
13.1.3 钢筋混凝土井塔和钢井塔的使用中的损坏主要由生产中的碰撞和环境作用等引起混凝土保护层脱落、钢筋或钢材锈蚀,因此对出现外观和内在质量问题的严重程度进行限制。
13.1.4 井塔结构的抗震性能主要取决于结构体系、结构构件布置和构件性能以及连接等因素,为此从以上几个方面综合评定。
钢筋混凝土井塔的梁、柱、剪力墙、塔壁等构件或节点构造有明确的抗震要求,当这些要求不符合时,要评定为不满足抗震鉴定要求,须进行加固等措施。而仅有填充墙或屋盖结构不符合抗震要求时,可以进行局部改造等措施。
说明 返回
顶部
- 上一节:13 井塔
- 下一节:13.2 A类井塔抗震鉴定
目录导航
- 前言
- 1 总则
- 2 术语和符号
- 2.1 术 语
- 2.2 符 号
- 3 基本规定
- 4 场地、地基和基础
- 4.1 场 地
- 4.2 地基和基础
- 5 地震作用和抗震验算
- 5.1 一般规定
- 5.2 地震作用和效应调整
- 5.3 抗震验算
- 6 钢筋混凝土框排架结构
- 6.1 一般规定
- 6.2 A类钢筋混凝土框排架结构抗震鉴定
- 6.3 B类钢筋混凝土框排架结构抗震鉴定
- 7 钢框排架结构
- 7.1 一般规定
- 7.2 A类框排架结构抗震鉴定
- 7.3 B类框排架结构抗震鉴定
- 8 通廊
- 8.1 一般规定
- 8.2 砌体结构通廊
- 8.3 钢筋混凝土结构通廊
- 8.4 钢结构通廊
- 9 筒仓
- 9.1 一般规定
- 9.2 砌体筒仓
- 9.3 钢筋混凝土筒仓
- 9.4 钢 筒 仓
- 10 容器和塔型设备基础结构
- 10.1 一般规定
- 10.2 卧式容器基础结构
- 10.3 常压立式圆筒形储罐基础结构
- 10.4 球形储罐基础结构
- 10.5 塔型设备基础结构
- 11 支架及构架
- 11.1 一般规定
- 11.2 管道支架
- 11.3 变电构架和支架
- 11.4 索道支架
- 11.5 通信钢塔桅结构
- 12 锅炉钢结构
- 12.1 一般规定
- 12.2 抗震措施鉴定
- 12.3 抗震承载力验算
- 13 井塔
- 13.1 一般规定
- 13.2 A类井塔抗震鉴定
- 13.3 B类井塔抗震鉴定
- 14 井架
- 14.1 一般规定
- 14.2 A类井架抗震鉴定
- 14.3 B类井架抗震鉴定
- 15 电视塔
- 15.1 一般规定
- 15.2 抗震措施鉴定
- 15.3 抗震承载力验算
- 16 冷却塔
- 16.1 自然通风冷却塔
- 16.2 机力通风冷却塔
- 17 焦炉基础
- 17.1 一般规定
- 17.2 A类焦炉基础抗震鉴定
- 17.3 B类焦炉基础抗震鉴定
- 18 回转窑和竖窑基础
- 18.1 一般规定
- 18.2 A类回转窑和竖窑基础抗震鉴定
- 18.3 B类回转窑和竖窑基础抗震鉴定
- 19 高炉系统结构
- 19.1 一般规定
- 19.2 高 炉
- 19.3 热 风 炉
- 19.4 除尘器、洗涤塔
- 20 钢筋混凝土浓缩池、沉淀池、蓄水池
- 20.1 一般规定
- 20.2 A类钢筋混凝土浓缩池、沉淀池、蓄水池抗震鉴定
- 20.3 B类钢筋混凝土浓缩池、沉淀池、蓄水池抗震鉴定
- 21 砌体沉淀池、蓄水池
- 21.1 一般规定
- 21.2 A类砌体沉淀池、蓄水池抗震鉴定
- 21.3 B类砌体沉淀池、蓄水池抗震鉴定
- 22 尾矿坝
- 22.1 一般规定
- 22.2 抗震措施鉴定
- 22.3 抗震验算
- 附录A 砌体、混凝土、钢筋材料性能设计指标
- 附录B 砌体结构抗震承载力验算
- 附录C 钢筋混凝土结构楼层受剪承载力
- 附录D 钢筋混凝土构件组合内力设计值调整
- 附录E 钢筋混凝土构件截面抗震验算
- 附录F 填充墙框架抗震验算
- 本标准用词说明
- 引用标准名录
-
笔记需登录后才能查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