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上一节 下一节 查 找 检 索 手机阅读 总目录 问题反馈
6.8 沉井
6.8.1 基坑周边存在既有建(构)筑物、管线或环境保护要求严格时,不宜采用沉井施工工法。
6.8.2 沉井的制作与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搭设外排脚手架应与模板脱开。
2 刃脚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方可进行后续施工。
3 沉井挖土下沉应分层、均匀、对称进行,并应根据现场施工情况采取止沉或助沉措施,沉井下沉应平稳。下沉过程中应采取信息施工法及时纠偏。
4 沉井不排水下沉时,井内水位不得低于井外水位;流动性土层开挖时,应保持井内水位高出井外水位不少于1m。
5 沉井施工中挖出的土方宜外运。当现场条件许可在附近堆放时,堆放地距井壁边的距离不应小于沉井下沉深度的2倍,且不应影响现场的交通、排水及后续施工。
6.8.3 当作业人员从常压环境进入高压环境或从高压环境回到常压环境时,均应符合相关程序与规定。
6.8.2 沉井的制作与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搭设外排脚手架应与模板脱开。
2 刃脚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方可进行后续施工。
3 沉井挖土下沉应分层、均匀、对称进行,并应根据现场施工情况采取止沉或助沉措施,沉井下沉应平稳。下沉过程中应采取信息施工法及时纠偏。
4 沉井不排水下沉时,井内水位不得低于井外水位;流动性土层开挖时,应保持井内水位高出井外水位不少于1m。
5 沉井施工中挖出的土方宜外运。当现场条件许可在附近堆放时,堆放地距井壁边的距离不应小于沉井下沉深度的2倍,且不应影响现场的交通、排水及后续施工。
6.8.3 当作业人员从常压环境进入高压环境或从高压环境回到常压环境时,均应符合相关程序与规定。
条文说明
6.8.1 沉井施工会对周边的土质造成变形影响,当周边变形控制较严时,不宜采用沉井。
6.8.2 外排脚手架搭设时,不应使用沉井井壁制作时的模板,外排脚手架与模板应脱开,避免由于沉井下沉而引起脚手架倾斜,造成不必要的事故。
刃脚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100%,方可进行后续施工。为了沉井能在土中顺利下沉,可采用触变泥浆套、空气幕、高压射水、压重下沉、抽水下沉、井壁外侧挖土下沉等措施配合施工。
6.8.2 外排脚手架搭设时,不应使用沉井井壁制作时的模板,外排脚手架与模板应脱开,避免由于沉井下沉而引起脚手架倾斜,造成不必要的事故。
刃脚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100%,方可进行后续施工。为了沉井能在土中顺利下沉,可采用触变泥浆套、空气幕、高压射水、压重下沉、抽水下沉、井壁外侧挖土下沉等措施配合施工。
查找
上节
下节
条文
说明 返回
顶部
说明 返回
顶部
- 上一节:6.7 型钢水泥土搅拌墙
- 下一节:6.9 内支撑
目录导航
- 前言
- 1 总则
- 2 术语
- 3 基本规定
- 4.1 一般规定
- 4.2 现场勘查及环境调查要求
- 4.3 现场勘查与环境调查报告
- 5 施工安全专项方案
- 5.1 一般规定
- 5.2 安全专项方案编制
- 5.3 危险源分析
- 5.4 应急预案
- 5.5 应急响应
- 5.6 安全技术交底
- 6 支护结构施工
- 6.1 一般规定
- 6.2 土钉墙支护
- 6.3 重力式水泥土墙
- 6.4 地下连续墙
- 6.5 灌注桩排桩围护墙
- 6.6 板桩围护墙
- 6.7 型钢水泥土搅拌墙
- 6.8 沉井
- 6.9 内支撑
- 6.10 土层锚杆
- 6.11 逆作法
- 6.12 坑内土体加固
- 7 地下水与地表水控制
- 7.1 一般规定
- 7.2 排水与降水
- 7.3 截水帷幕
- 7.4 回灌
- 7.5 环境影响预测与预防
- 8 土石方开挖
- 8.1 一般规定
- 8.2 无内支撑的基坑开挖
- 8.3 有内支撑的基坑开挖
- 8.4 土石方开挖与爆破
- 9 特殊性土基坑工程
- 9.1 一般规定
- 9.2 膨胀岩土基坑工程
- 9.3 受冻融影响的基坑工程
- 9.4 软土基坑工程
- 10 检查与监测
- 10.1 一般规定
- 10.2 检查
- 10.3 施工监测
- 11 基坑安全使用与维护
- 11.1 一般规定
- 11.2 使用安全
- 11.3 维护安全
- 本规范用词说明
- 引用标准名录
-
笔记需登录后才能查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