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上一节 下一节 查 找 检 索 手机阅读 总目录 问题反馈
8.7 伸出屋面管道
Ⅰ 主控项目
8.7.1 伸出屋面管道的防水构造应符合设计要求。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8.7.2 伸出屋面管道根部不得有渗漏和积水现象。
检验方法:雨后观察或淋水试验。
Ⅱ 一般项目
8.7.3 伸出屋面管道的泛水高度及附加层铺设,应符合设计要求。检验方法:观察和尺量检查。
8.7.4 伸出屋面管道周围的找平层应抹出高度不小于30mm的排水坡。
检验方法:观察和尺量检查。
8.7.5 卷材防水层收头应用金属箍固定,并应用密封材料封严;涂膜防水层收头应用防水涂料多遍涂刷。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条文说明
8.7.1 伸出屋面管道通常采用金属或PVC管材,由于温差变化引起的材料收缩会使管壁四周产生裂纹,所以在管壁四周应设附加层做防水增强处理。卷材防水层收头处应用管箍或镀锌铁丝扎紧后用密封材料封严。验收时应按每道工序进行质量检查,并做好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8.7.2 伸出屋面管道无论是直埋还是预埋套管,管道往往直接与室内相连,因此伸出屋面管道是绝对不允许出现渗漏的。为保证伸出屋面管道根部无渗漏和积水现象,屋面防水层施工完成后,应进行雨后观察或淋水试验。
8.7.3 伸出屋面管道与混凝土线膨胀系数不同,环境变化易使管道四周产生裂缝,因此应设置附加层增加设防可靠性。防水层的泛水高度和附加层铺设应符合设计要求,防止雨水从防水层收头处流入室内。附加层在防水层施工前应及时进行验收,并填写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8.7.4 为保证伸出屋面管道四周雨水能顺利排出,不产生积水现象,管道四周100mm范围内,找平层应抹出高度不小于30mm的排水坡。
8.7.5 卷材防水层伸出屋面管道部位施工难度大,与管壁的粘结强度低,因此卷材收头处应用金属箍固定,并用密封材料封严,充分体现多道设防和柔性密封的原则。
8.7.2 伸出屋面管道无论是直埋还是预埋套管,管道往往直接与室内相连,因此伸出屋面管道是绝对不允许出现渗漏的。为保证伸出屋面管道根部无渗漏和积水现象,屋面防水层施工完成后,应进行雨后观察或淋水试验。
8.7.3 伸出屋面管道与混凝土线膨胀系数不同,环境变化易使管道四周产生裂缝,因此应设置附加层增加设防可靠性。防水层的泛水高度和附加层铺设应符合设计要求,防止雨水从防水层收头处流入室内。附加层在防水层施工前应及时进行验收,并填写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8.7.4 为保证伸出屋面管道四周雨水能顺利排出,不产生积水现象,管道四周100mm范围内,找平层应抹出高度不小于30mm的排水坡。
8.7.5 卷材防水层伸出屋面管道部位施工难度大,与管壁的粘结强度低,因此卷材收头处应用金属箍固定,并用密封材料封严,充分体现多道设防和柔性密封的原则。
查找
上节
下节
条文
说明 返回
顶部
说明 返回
顶部
目录导航
- 前言
- 1 总则
- 2 术语
- 3 基本规定
- 4 基层与保护工程
- 4.1 一般规定
- 4.2 找坡层和找平层
- 4.3 隔汽层
- 4.4 隔离层
- 4.5 保护层
- 5 保温与隔热工程
- 5.1 一般规定
- 5.2 板状材料保温层
- 5.3 纤维材料保温层
- 5.4 喷涂硬泡聚氨酯保温层
- 5.5 现浇泡沫混凝土保温层
- 5.6 种植隔热层
- 5.7 架空隔热层
- 5.8 蓄水隔热层
- 6 防水与密封工程
- 6.1 一般规定
- 6.2 卷材防水层
- 6.3 涂膜防水层
- 6.4 复合防水层
- 6.5 接缝密封防水
- 7 瓦面与板面工程
- 7.1 一般规定
- 7.2 烧结瓦和混凝土瓦铺装
- 7.3 沥青瓦铺装
- 7.4 金属板铺装
- 7.5 玻璃采光顶铺装
- 8 细部构造工程
- 8.1 一般规定
- 8.2 檐口
- 8.3 檐沟和天沟
- 8.4 女儿墙和山墙
- 8.5 水落口
- 8.6 变形缝
- 8.7 伸出屋面管道
- 8.8 屋面出入口
- 8.9 反梁过水孔
- 8.10 设施基座
- 8.11 屋脊
- 8.12 屋顶窗
- 9 屋面工程验收
- 附录A 屋面防水材料进场检验项目及材料标准
- 附录B 屋面保温材料进场检验项目及材料标准
- 本规范用词说明
- 引用标准名录
-
笔记需登录后才能查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