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上一节 下一节 查 找 检 索 手机阅读 总目录 问题反馈
5.3 纤维材料保温层
5.3.1 纤维材料保温层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纤维保温材料应紧靠在基层表面上,平面接缝应挤紧拼严,上下层接缝应相互错开;
2 屋面坡度较大时,宜采用金属或塑料专用固定件将纤维保温材料与基层固定;
3 纤维材料填充后,不得上人踩踏。
5.3.2 装配式骨架纤维保温材料施工时,应先在基层上铺设保温龙骨或金属龙骨,龙骨之间应填充纤维保温材料,再在龙骨上铺钉水泥纤维板。金属龙骨和固定件应经防锈处理,金属龙骨与基层之间应采取隔热断桥措施。
检验方法:检查出厂合格证、质量检验报告和进场检验报告。
5.3.4 纤维材料保温层的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其正偏差应不限,毡不得有负偏差,板负偏差应为4%,且不得大于3mm。
检验方法:钢针插入和尺量检查。
5.3.5 屋面热桥部位处理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5.3.7 固定件的规格、数量和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垫片应与保温层表面齐平。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5.3.8 装配式骨架和水泥纤维板应铺钉牢固,表面应平整;龙骨间距和板材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方法:观察和尺量检查。
5.3.9 具有抗水蒸气渗透外覆面的玻璃棉制品,其外覆面应朝向室内,拼缝应用防水密封胶带封严。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1 纤维保温材料应紧靠在基层表面上,平面接缝应挤紧拼严,上下层接缝应相互错开;
2 屋面坡度较大时,宜采用金属或塑料专用固定件将纤维保温材料与基层固定;
3 纤维材料填充后,不得上人踩踏。
5.3.2 装配式骨架纤维保温材料施工时,应先在基层上铺设保温龙骨或金属龙骨,龙骨之间应填充纤维保温材料,再在龙骨上铺钉水泥纤维板。金属龙骨和固定件应经防锈处理,金属龙骨与基层之间应采取隔热断桥措施。
Ⅰ 主控项目
5.3.3 纤维保温材料的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检验方法:检查出厂合格证、质量检验报告和进场检验报告。
5.3.4 纤维材料保温层的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其正偏差应不限,毡不得有负偏差,板负偏差应为4%,且不得大于3mm。
检验方法:钢针插入和尺量检查。
5.3.5 屋面热桥部位处理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Ⅱ 一般项目
5.3.6 纤维保温材料铺设应紧贴基层,拼缝应严密,表面应平整。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5.3.7 固定件的规格、数量和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垫片应与保温层表面齐平。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5.3.8 装配式骨架和水泥纤维板应铺钉牢固,表面应平整;龙骨间距和板材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方法:观察和尺量检查。
5.3.9 具有抗水蒸气渗透外覆面的玻璃棉制品,其外覆面应朝向室内,拼缝应用防水密封胶带封严。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条文说明
5.3.1 纤维保温材料的导热系数与其表观密度有关,在纤维保温材料铺设后,操作人员不得踩踏,以防将其踩踏密实而降低屋面保温效果。
在铺设纤维保温材料时,应按照设计厚度和材料规格,进行单层或分层铺设,做到拼接缝严密,上下两层的拼接缝错开,以保证保温效果。当屋面坡度较大时,纤维保温材料应采用机械固定法施工,以防止保温层下滑。纤维板宜用金属固定件,在金属压型板的波峰上用电动螺丝刀直接将固定件旋进;在混凝土结构层上先用电锤钻孔,钻孔深度要比螺钉深度深25mm,然后用电动螺丝刀将固定件旋进。纤维毡宜用塑料固定件,在水泥纤维板或混凝土基层上,先用水泥基胶粘剂将塑料钉粘牢,待毡填充后再将塑料垫片与钉热熔焊牢。
5.3.2 纤维材料保温层由于其重量轻、导热系数小,所以在屋面保温工程中应用比较广泛。纤维材料铺设在基层上的木龙骨或金属龙骨之间,并应对木龙骨进行防腐处理;对金属龙骨进行防锈处理。在金属龙骨与基层之间应采取防止热桥的措施。
5.3.3 纤维材料的产品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绝热用玻璃棉制品》GB/T 17795、 《建筑用岩棉、矿渣棉绝热制品》GB/T 19686的要求。
5.3.4 保温层的厚度将决定屋面保温的效果,检查时应给出厚度的允许偏差,过厚浪费材料,过薄则达不到设计要求。本条规定纤维材料保温层的厚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其正偏差不限,毡不得有负偏差,板负偏差应为4%,且不得大于3mm。
5.3.5 参见本规范第5.2.6条的条文说明。
5.3.6 在铺设纤维材料保温层时,要将毡或板紧贴基层,拼接严密,表面平整,避免产生热桥。
5.3.7 参见本规范第5.2.8条的条文说明。
5.3.8 龙骨尺寸和铺设的间距,是根据设计图纸和纤维保温材料的规格尺寸确定的。龙骨断面的高度应与填充材料的厚度一致,龙骨间距应根据填充材料的宽度确定。板材的品种和厚度,应符合设计图纸的要求。在龙骨上铺钉的板材,相当于屋面防水层的基层,所以在铺钉板材时不仅要铺钉牢固,而且要表面平整。
5.3.9 查阅《建筑绝热用玻璃棉制品》GB/T 17795-2008,玻璃棉制品按外覆面划分为三类,其中具有非反射面的外覆面制品又可分为抗水蒸气渗透和非抗水蒸气渗透的外覆面两种,本条所指的是抗水蒸气渗透外覆面的玻璃棉制品,外覆面层为PVC、聚丙烯等。由于PVC、聚丙烯可作为隔汽层使用,其外覆面必须朝向室内,同时应对外覆面的拼缝进行密封处理。
在铺设纤维保温材料时,应按照设计厚度和材料规格,进行单层或分层铺设,做到拼接缝严密,上下两层的拼接缝错开,以保证保温效果。当屋面坡度较大时,纤维保温材料应采用机械固定法施工,以防止保温层下滑。纤维板宜用金属固定件,在金属压型板的波峰上用电动螺丝刀直接将固定件旋进;在混凝土结构层上先用电锤钻孔,钻孔深度要比螺钉深度深25mm,然后用电动螺丝刀将固定件旋进。纤维毡宜用塑料固定件,在水泥纤维板或混凝土基层上,先用水泥基胶粘剂将塑料钉粘牢,待毡填充后再将塑料垫片与钉热熔焊牢。
5.3.2 纤维材料保温层由于其重量轻、导热系数小,所以在屋面保温工程中应用比较广泛。纤维材料铺设在基层上的木龙骨或金属龙骨之间,并应对木龙骨进行防腐处理;对金属龙骨进行防锈处理。在金属龙骨与基层之间应采取防止热桥的措施。
5.3.3 纤维材料的产品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绝热用玻璃棉制品》GB/T 17795、 《建筑用岩棉、矿渣棉绝热制品》GB/T 19686的要求。
5.3.4 保温层的厚度将决定屋面保温的效果,检查时应给出厚度的允许偏差,过厚浪费材料,过薄则达不到设计要求。本条规定纤维材料保温层的厚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其正偏差不限,毡不得有负偏差,板负偏差应为4%,且不得大于3mm。
5.3.5 参见本规范第5.2.6条的条文说明。
5.3.6 在铺设纤维材料保温层时,要将毡或板紧贴基层,拼接严密,表面平整,避免产生热桥。
5.3.7 参见本规范第5.2.8条的条文说明。
5.3.8 龙骨尺寸和铺设的间距,是根据设计图纸和纤维保温材料的规格尺寸确定的。龙骨断面的高度应与填充材料的厚度一致,龙骨间距应根据填充材料的宽度确定。板材的品种和厚度,应符合设计图纸的要求。在龙骨上铺钉的板材,相当于屋面防水层的基层,所以在铺钉板材时不仅要铺钉牢固,而且要表面平整。
5.3.9 查阅《建筑绝热用玻璃棉制品》GB/T 17795-2008,玻璃棉制品按外覆面划分为三类,其中具有非反射面的外覆面制品又可分为抗水蒸气渗透和非抗水蒸气渗透的外覆面两种,本条所指的是抗水蒸气渗透外覆面的玻璃棉制品,外覆面层为PVC、聚丙烯等。由于PVC、聚丙烯可作为隔汽层使用,其外覆面必须朝向室内,同时应对外覆面的拼缝进行密封处理。
查找
上节
下节
条文
说明 返回
顶部
说明 返回
顶部
- 上一节:5.2 板状材料保温层
- 下一节:5.4 喷涂硬泡聚氨酯保温层
目录导航
- 前言
- 1 总则
- 2 术语
- 3 基本规定
- 4 基层与保护工程
- 4.1 一般规定
- 4.2 找坡层和找平层
- 4.3 隔汽层
- 4.4 隔离层
- 4.5 保护层
- 5 保温与隔热工程
- 5.1 一般规定
- 5.2 板状材料保温层
- 5.3 纤维材料保温层
- 5.4 喷涂硬泡聚氨酯保温层
- 5.5 现浇泡沫混凝土保温层
- 5.6 种植隔热层
- 5.7 架空隔热层
- 5.8 蓄水隔热层
- 6 防水与密封工程
- 6.1 一般规定
- 6.2 卷材防水层
- 6.3 涂膜防水层
- 6.4 复合防水层
- 6.5 接缝密封防水
- 7 瓦面与板面工程
- 7.1 一般规定
- 7.2 烧结瓦和混凝土瓦铺装
- 7.3 沥青瓦铺装
- 7.4 金属板铺装
- 7.5 玻璃采光顶铺装
- 8 细部构造工程
- 8.1 一般规定
- 8.2 檐口
- 8.3 檐沟和天沟
- 8.4 女儿墙和山墙
- 8.5 水落口
- 8.6 变形缝
- 8.7 伸出屋面管道
- 8.8 屋面出入口
- 8.9 反梁过水孔
- 8.10 设施基座
- 8.11 屋脊
- 8.12 屋顶窗
- 9 屋面工程验收
- 附录A 屋面防水材料进场检验项目及材料标准
- 附录B 屋面保温材料进场检验项目及材料标准
- 本规范用词说明
- 引用标准名录
-
笔记需登录后才能查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