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上一节 下一节 查 找 检 索 手机阅读 总目录 问题反馈
4.3 隔汽层
4.3.1 隔汽层的基层应平整、干净、干燥。
4.3.2 隔汽层应设置在结构层与保温层之间;隔汽层应选用气密性、水密性好的材料。
4.3.3 在屋面与墙的连接处,隔汽层应沿墙面向上连续铺设,高出保温层上表面不得小于150mm。
4.3.4 隔汽层采用卷材时宜空铺,卷材搭接缝应满粘,其搭接宽度不应小于80mm;隔汽层采用涂料时,应涂刷均匀。
4.3.5 穿过隔汽层的管线周围应封严,转角处应无折损;隔汽层凡有缺陷或破损的部位,均应进行返修。
检验方法:检查出厂合格证、质量检验报告和进场检验报告。
4.3.7 隔汽层不得有破损现象。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4.3.9 涂膜隔汽层应粘结牢固,表面平整,涂布均匀,不得有堆积、起泡和露底等缺陷。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4.3.2 隔汽层应设置在结构层与保温层之间;隔汽层应选用气密性、水密性好的材料。
4.3.3 在屋面与墙的连接处,隔汽层应沿墙面向上连续铺设,高出保温层上表面不得小于150mm。
4.3.4 隔汽层采用卷材时宜空铺,卷材搭接缝应满粘,其搭接宽度不应小于80mm;隔汽层采用涂料时,应涂刷均匀。
4.3.5 穿过隔汽层的管线周围应封严,转角处应无折损;隔汽层凡有缺陷或破损的部位,均应进行返修。
Ⅰ 主控项目
4.3.6 隔汽层所用材料的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检验方法:检查出厂合格证、质量检验报告和进场检验报告。
4.3.7 隔汽层不得有破损现象。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Ⅱ 一般项目
4.3.8 卷材隔汽层应铺设平整,卷材搭接缝应粘结牢固,密封应严密,不得有扭曲、皱折和起泡等缺陷。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4.3.9 涂膜隔汽层应粘结牢固,表面平整,涂布均匀,不得有堆积、起泡和露底等缺陷。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条文说明
4.3.1 隔汽层应铺设在结构层上,结构层表面应平整,无突出的尖角和凹坑,一般隔汽层下宜设置找平层。隔汽层施工前,应将基层表面清扫干净,并使其充分干燥,基层的干燥程度可参见本规范第6.1.2条的条文说明。
4.3.2 隔汽层的作用是防潮和隔汽,隔汽层铺在保温层下面,可以隔绝室内水蒸气通过板缝或孔隙进入保温层,故本条规定隔汽层应选用气密性、水密性好的材料。
4.3.3 本条规定在屋面与墙的连接处,隔汽层应沿墙面向上连续铺设,且高出保温层上表面不得小于150mm,以防止水蒸气因温差结露而导致水珠回落在周边的保温层上。本条修订时把原规范有关隔汽层应与屋面的防水层相连接,形成全封闭的整体内容删除,隔汽层收边不需要与保温层上的防水层连接。理由1:隔汽层不是防水层,与防水设防无关联;理由2:隔汽层施工在前,保温层和防水层施工在后,几道工序无法做到同步,防水层与墙面交接处的泛水处理与隔汽层无关联。
4.3.4 隔汽层采用卷材时,为了提高抵抗基层的变形能力,隔汽层的卷材宜采用空铺,卷材搭接缝应满粘。隔汽层采用涂膜时,涂层应均匀,无流淌和露底现象,涂料应两涂,且前后两遍的涂刷方向应相互垂直。
4.3.5 若隔汽层出现破损现象,将不能起到隔绝室内水蒸气的作用,严重影响保温层的保温效果。隔汽层若有破损,应将破损部位进行修复。
4.3.6 隔汽层所用材料均为常用的防水卷材或涂料,但隔汽层所用材料的品种和厚度应符合热工设计所必需的水蒸气渗透阻。
4.3.7 参见本规范第4.3.5条的条文说明。
4.3.8、4.3.9 参见本规范第6.2.13条和第6.3.8条的条文说明。
4.3.2 隔汽层的作用是防潮和隔汽,隔汽层铺在保温层下面,可以隔绝室内水蒸气通过板缝或孔隙进入保温层,故本条规定隔汽层应选用气密性、水密性好的材料。
4.3.3 本条规定在屋面与墙的连接处,隔汽层应沿墙面向上连续铺设,且高出保温层上表面不得小于150mm,以防止水蒸气因温差结露而导致水珠回落在周边的保温层上。本条修订时把原规范有关隔汽层应与屋面的防水层相连接,形成全封闭的整体内容删除,隔汽层收边不需要与保温层上的防水层连接。理由1:隔汽层不是防水层,与防水设防无关联;理由2:隔汽层施工在前,保温层和防水层施工在后,几道工序无法做到同步,防水层与墙面交接处的泛水处理与隔汽层无关联。
4.3.4 隔汽层采用卷材时,为了提高抵抗基层的变形能力,隔汽层的卷材宜采用空铺,卷材搭接缝应满粘。隔汽层采用涂膜时,涂层应均匀,无流淌和露底现象,涂料应两涂,且前后两遍的涂刷方向应相互垂直。
4.3.5 若隔汽层出现破损现象,将不能起到隔绝室内水蒸气的作用,严重影响保温层的保温效果。隔汽层若有破损,应将破损部位进行修复。
4.3.6 隔汽层所用材料均为常用的防水卷材或涂料,但隔汽层所用材料的品种和厚度应符合热工设计所必需的水蒸气渗透阻。
4.3.7 参见本规范第4.3.5条的条文说明。
4.3.8、4.3.9 参见本规范第6.2.13条和第6.3.8条的条文说明。
查找
上节
下节
条文
说明 返回
顶部
说明 返回
顶部
- 上一节:4.2 找坡层和找平层
- 下一节:4.4 隔离层
目录导航
- 前言
- 1 总则
- 2 术语
- 3 基本规定
- 4 基层与保护工程
- 4.1 一般规定
- 4.2 找坡层和找平层
- 4.3 隔汽层
- 4.4 隔离层
- 4.5 保护层
- 5 保温与隔热工程
- 5.1 一般规定
- 5.2 板状材料保温层
- 5.3 纤维材料保温层
- 5.4 喷涂硬泡聚氨酯保温层
- 5.5 现浇泡沫混凝土保温层
- 5.6 种植隔热层
- 5.7 架空隔热层
- 5.8 蓄水隔热层
- 6 防水与密封工程
- 6.1 一般规定
- 6.2 卷材防水层
- 6.3 涂膜防水层
- 6.4 复合防水层
- 6.5 接缝密封防水
- 7 瓦面与板面工程
- 7.1 一般规定
- 7.2 烧结瓦和混凝土瓦铺装
- 7.3 沥青瓦铺装
- 7.4 金属板铺装
- 7.5 玻璃采光顶铺装
- 8 细部构造工程
- 8.1 一般规定
- 8.2 檐口
- 8.3 檐沟和天沟
- 8.4 女儿墙和山墙
- 8.5 水落口
- 8.6 变形缝
- 8.7 伸出屋面管道
- 8.8 屋面出入口
- 8.9 反梁过水孔
- 8.10 设施基座
- 8.11 屋脊
- 8.12 屋顶窗
- 9 屋面工程验收
- 附录A 屋面防水材料进场检验项目及材料标准
- 附录B 屋面保温材料进场检验项目及材料标准
- 本规范用词说明
- 引用标准名录
-
笔记需登录后才能查看哦~